A股市場涉及P2P業務的相關公司已經超過70家,這一隊伍仍在擴圍。僅上周,就有三家平臺分別獲主板、新三板和港股三家公司的投資入股。然而另一方面,今年已有數起上市公司與P2P的聯姻關系宣告破裂,合作關系終止。
究其根源,對P2P平臺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控制存在分歧或是直接誘因,但上市公司與P2P的合作模式更值得關注和深刻思考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在監管細則尚未落地、行業準則仍待厘清之際,上市公司系P2P模式短期仍會受青睞,但中長期必會形成分化;合作關系和分工角色清晰、業務深度融合的公司才能長久立足。
各取所需 上市公司與P2P聯姻熱情不減
從上周的三起投資案例來看,上市公司與P2P平臺的陣營仍在加速擴圍,且合作模式也出現了新的趨勢和特點。
上市公司西藏珠峰(600338.SH)增資入股今日捷財,是A股主板公司涉足P2P的最新案例。根據西藏珠峰10月27日晚發布的公告,公司擬向上海捷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(下稱“今日捷財”)增資3000萬元,增資完成后將持有今日捷財25%的股權。信息顯示,今日捷財成立于去年6月,主營業務是以P2L模式(Person to Leasing,即個人投資對接融資租賃項目)開拓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業務領域。
在前一輪上市公司蜂擁拓展P2P業務的諸多案例中,上市公司因主業承壓而全面轉型或雙主線運營、財務投資等情況仍占主流;而就P2P平臺來說,再融資、投資人尋求退出渠道甚至是依靠上市公司為平臺增信,都是背后的主要動因。
而當前,“互為所用”正成為上市公司投資P2P業務的一個新契機。
西藏珠峰方面對此次投資表示,公司目前加碼下游冶煉制造和有色貿易生態產業鏈,未來希望借助今日捷財的平臺,開展大型冶煉機械設備的融資租賃業務。“這次合作把今日捷財的融資租賃業務范圍,拓展到有色冶煉領域;這是符合我們推進金融業務與產業深度融合的規劃,”今日捷財創始人兼CEO張堅卿向記者表示。
自建P2P平臺的上市公司,也開始加大與主業的融合呼應。夢潔家紡(002397.SZ)就在近期公告,與長沙財中投資、P2P公司上海仟邦資都合資成立夢金所。公告稱,此舉是想通過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模式,推動上市公司互聯網轉型和產業發展。
上市公司投資P2P業務的另一趨勢,是市場參與者的繼續擴圍、融資渠道的日漸豐富。
上周另兩起投資案例,分別是新三板公司中瀛鑫以1900萬元收購深圳平臺恒富在線19%的股權;成立不足5個月的深圳蜜蜂金服完成3000萬元融資,領投方為港股公司中國新電信集團。
“按照我的想法,每個大公司都應該會有P2P相關的業態。”蜜蜂金服旗下平臺蜜蜂有錢CEO袁濤向本報記者表示,互聯網金融P2P業務以后有望成為大公司的標配業務;而基于行業發展前景,上市公司對這一領域的財務投資也有較大需求。如果平臺和上市公司業務有整合可能,尤其是能強化上市公司主業、甚至助其實現彎道超車,這種合作會非常緊密。
“上市公司與P2P公司的結合,短期內還是會繼續快速發展。”張堅卿也表示,P2P這種業態在滿足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需求、完善成熟企業的新業務拓展配套服務等方面,功能性較為突顯。另一方面,上市公司以其公信力和所受到的監管制度影響,能夠為P2P平臺公司發展提供更規范的環境。
“上市公司系P2P肯定會在信息透明、運營規范、資金監管等方面領先行業,這都會為上市公司系P2P發展墊下基礎。”張堅卿認為,P2P整體行業仍在發展中早期,也沒有壟斷性的行業龍頭出現,模式和業績檢驗還沒有到時間窗口;部分P2P公司還在抓緊最后的時間來擴大規模與尋求出路。
“分手”屢現 合作模式迎考驗
聯姻尚還熱絡,上市公司系P2P平臺發展仍處“蜜月期“。據不完全統計,近兩年來通過投資、自建、并購等方式涉足P2P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,目前已超過70家。但業內人士所擔心的行業分化和變局,也并非遙不可及。年內,已有多起上市公司投資P2P平臺宣告失敗,合作關系終止。
根據公告,熊貓金控曾在今年4月擬收購你我貸金融合計51%股權、嘉銀征信51%股權。但兩個月后,你我貸在其官網宣布雙方擬終止資產重組;原因則是雙方對于交易涉及的轉讓條款等事宜仍存在較大分歧,有關事項未能達成一致意見。此外,浩寧達在今年6月初宣布將收購團貸網部分股權,但在月底的股東大會上該議案并未獲得通過,收購團貸網的計劃流產。但浩寧達很快又在9月再尋得合作伙伴,通過全資子公司每克拉美與北京錢得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發展消費貸、消費租賃和供應鏈金融業務。
有市場觀點隨后分析稱,對賭協議或是導致浩寧達等上市公司終止投資P2P平臺的最終原因。“一個現在還虧損的公司,靠什么去完成對賭協議?無論靠回購還是賠償來保障,看上去還是像一場概念的炒作。”有投資者針對上述案例表示。在其看來,這一合作模式仍受股市概念炒作驅動影響居多。
“金融行業的風險一直是有滯后性的,今天賺錢可能明年就虧完。如果上市公司出于財務回報的考慮,這一塊業務不適宜特別激進的推進。因為就目前來看,上市公司系P2P的概念性還很強,收益與業績普遍沒有體現。”袁濤對比表示,未有盈利、風險性太高等或是合作關系破裂的重要原因。
個例情況并不能展現上市公司系P2P背后的核心邏輯,但卻能透露這一群體面臨的挑戰和問題。袁濤還強調稱,合作目的和模式是決定上市公司系P2P發展的重要因素,“金融產品是一個頂層設計很重要的產品。金融行業公司的發展不能僅靠規模擴張,還需要有長遠、可行的遠期規劃。業務互補、深度融合的合作關系才能維系長久。”
“未來一兩年內一定會出現大浪淘沙式的洗牌,包括不規范、不健康平臺的淘汰出局。同時,正規軍平臺之間的合并、收購會逐漸建立和強化平臺的核心優勢,比如品牌及流量端優勢、優質資產獲取優勢、大數據優勢等。”張堅卿表示稱,未來能存下來的P2P公司可能是兩種,一是巨無霸型的龍頭平臺,二是垂直細分領域市場名列前茅的平臺;今日捷財就選擇了后者,未來將繼續專注在政府扶植、市場規模巨大的融資租賃領域加大深耕力度。
此外,發展途徑也對P2P平臺未來走勢形成重要影響,依靠燒錢的快速擴張模式或也難以維系。
張堅卿就表示,以融資租賃垂直市場為例,若經營有效且有盈利的話,是能夠實現平臺公司資金周轉和盈虧平衡的。根據行業特點,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快速燒錢單純推進規模擴張,同樣具有較大的風險。其表示,當前階段平臺穩健拓展,對融資租賃領域優質資產獲取、風控等進一步標準化,建立平臺在優質資產獲端把控的絕對優勢,比財務投資的資金支持更為重要。